7月14日,糖果派对“经济作物、绿色植保”暑期实践调查团队在刘国坤老师带领下,前往福州市闽清县梅溪镇开展以“我在乡间有亩田”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助力农业生产安全和乡村振兴。
橄榄是闽清三宝之一,不仅象征着梅城千年文化历史,更承载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历史新使命,是闽清乡村振兴与百姓致富的希望。但自今年仲夏以来,闽清梅溪镇橄榄园树势衰退、大面积的果实带上了“斑驳”的面具,刘国坤教授与闽清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陈怡修同志带领实践队员亲赴园林深处,解开“斑驳”之谜。实践队员实地考察发现,橄榄果实表面出现大面积木栓化,严重影响了橄榄的品质,部分橄榄园因管理不善加上正值夏梢抽发期导致橄榄星室木虱大量发生,世代重叠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刘国坤老师对果实木栓化、木虱发生严重等问题与站长陈怡修进行探讨,刘国坤教授认为果实出现木栓化大概率与缺钙有关,钙在植物体内主要依靠蒸腾拉力的作用在木质部移动,而今年雨季时间长,落花坐果期受到反常天气影响,日晒时间短,导致橄榄植株缺钙,从而引起橄榄果实木栓化。陈怡修站长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并就山区无人机进行叶面追肥的可行性与刘国坤老师展开探讨。
随后,实践队参观了种植农户姚新建的橄榄园,该园管理良好,树势直而茂盛,果园内木虱发生程度轻,仅几株植株果实产生木栓化。对此,姚新建向实践队分享了自己的种植经验,他认为果园产量要高关键在于管理而不在于树木的多少,合理的种植间距反而会增加果园的产量。对于农药与肥料的施用他也有独到见解:“橄榄树对病虫害的预防应以诱导植物抗性为主,农药和肥料施多了反而会导致药害,果园生态环境的维护才是第一位”。除此之外,实践队与姚新建就优质橄榄品种选育、引进、高位嫁接等知识也展开了学习与研究。
本次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进入园林内,刘国坤老师逐一带领实践队员解开了橄榄园内“斑驳”之谜。实践队员表示只有深入基层,扎根一线才能真正的为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本次实践也认识到书本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会有更深刻的感悟与理解。本次实践引导员工感受农耕苦乐,学农爱农、知农为农,在“知行合一”中深化农林学子的知农爱农价值塑造和情怀教育,同时为农业生产问题提出建议。